您现在的位置:

相片判读 >> 正文 >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 - 研究 - 教育教学 -

时间:2017-02-18 11:50:51来源:网络收集Tags:     ()

禹文诚

(蓬溪县三凤镇高桥小学校四川遂宁629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教育改革要求语文教学要着重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根据对农村小学生的教育现状来看,小学生在阅读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培养农村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是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语文阅读 小学生 农村

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对于学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目前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并不乐观,特别是对农村小学生来说,其学习条件和硬件设备都远远落后于城市。面对考试的压力,教师往往过分追求教学质量,而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仅仅教授学生课本上的知识,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根本无暇顾及。因此,落实农村小学生的深圳癫痫病医院语文阅读成为我们首要完成的工作,我们应针对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现状,从而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以达到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的目的。

一、农村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现状分析

(一)阅读条件有限,阅读资源匮乏

农村的经济条件相对较落后,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备不齐全,且大多农村小学都没有图书室,即使有也很少对学生开放,只是为了应对上级的检查。图书室的书籍大多陈旧落后,学生往往在其中借不到自己感兴趣的书,这大大削减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导致学生的阅读积累较少,阅读水平不高。

在农村,许多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没有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很多家长都认为考试成绩是最重要的,忽视了阅读对于孩子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学生缺乏阅读支持,限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拓展。同时,家长们由于不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从而很少督促孩子读书,没有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

(二)学生自身缺乏阅读的兴趣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五彩缤纷,各种娱乐活动应接不暇。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比较贪玩,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因而与枯燥乏味的阅读相比,他们更愿意看电视、上网、玩游戏。这样,学生的业余时间被精彩的电视节目和网络游戏所占据,学生的阅读时间大大缩短,而且在电视和网络等的诱惑下,学生根本无法静下心去读书,导致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大大降低。

(三)教师缺少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农村小学生阅读习惯差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阅读意识低,教师没有清楚的认识到阅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只是一味的追求教学质量,认为只要有好的成绩就可以了,不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甚至还限制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学生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阅读上。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经常性的给学生灌输一些为考试而学的观念,如修辞手法的运用、句子的仿写训练、对写作模板的背诵等等,这些生搬硬套的东西只能让学生应付一时的考试,而对于学生长远的发展来说是不利的。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教学引导下,今后的学习必然会受到影响。

二、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有效对策

(一)改善学生的阅读条件,扩大阅读资源

学校应加强图书馆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为此,学校可以通过增加图书馆藏书,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资源;学校也应规范图书馆的规章管理制度,使图书馆能够高效有序的运行;学校还可以尽量延长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平台,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读书。

对于经济条件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学校没有能力为学生修建图书馆,这就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为学生们创建良好的读书环境。政府应重视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帮助学校建立图书馆,同时也可以呼吁社会的帮助,为贫困地区的学校捐书,以扩大的阅读资源,改善学生的阅读条件。

(二)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它可以驱使学生自主的探索知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积极的参与到阅读当中去,学生才能从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真正从阅读中学到知识。教师要学会积极引导学生阅读,为学生推荐好书,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使学生能够愉快的接受知识。

同时,教师应适当的采用一些比较新颖独特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找爱读书的榜样,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一起欣赏优秀的文章,让学生从中体会到阅读的奥妙;同时教师也要多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展示优秀的读书成果,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三)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教师要适时的给学生推荐优秀的读物。很多学生在选择图书时总是很迷茫,不清楚什么书适合自己,导致学生虽然看了好多书,但阅读效率并不高,没有较大的收获。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选择一些适合他们的书籍,这样既保证了学生不盲目的读一些无用之书,又能增强学生的阅读实效性。

教师也要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不仅要让学生喜欢阅读,还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能力,从文章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了解作者的写作方式和写作内容,从而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教师要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能力

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学习总是依赖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的个人素质和教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培养阅读能力,教师首先要转变阅读教学观念,应意识到阅读对于小学生发展的重要性,紧跟时代的步伐,为学生创造积极的条件,营造宽松愉悦的阅读氛围。

教师也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为此教师要着重学习先进的思想理念,不断的更新知识,始终保持先进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在校园班级之间创设一片浓郁的书香氛围,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共同分享自己的读书收获,与学生共同进步。

农村小学生的阅读条件总体来说比较差,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力求最大限度的改善学生的阅读环境,这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教师是引导学生正确读书的重要力量,教师要采用新颖独特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更易于接受阅读。同时,教师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也尤为重要,这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 http://zw.dqmvi.com  泥灰岩段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