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相片判读 >> 正文 >

“散兵游勇”抱团酿造“甜蜜产业”—探寻全市首个牛佛养蜂专业合作社 报网互动 | 权威媒体

农家屋前乐劳作

自贡网讯(陈于怀 记者 卜一珊)花香蜂蝶舞,蜜甜竞芬芳。近日,记者来到大安区牛佛镇红旗村,这里油菜花次第开放,蜂农胡正明和妻子正在忙碌着制作槽框,争取今年的收益再上一个台阶。

胡正明是附近佛岩村的村民,已经养蜂20年。村子里的人一直都有养蜂的传统,也成为了全村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几十年的养蜂经验曾一度时期成为“历史”。

最终,全市首个养蜂专业合作社的成立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如今,这个专业合作社正在建设一个集休闲旅游、观光体验于一体的养蜂基地。记者也走进这个合作社,解密如何带领蜂农酿造“甜蜜产业”。

养蜂传统曾一度成历史

牛佛镇佛岩村林地、菜地覆盖率高,无工业污染,蜜源品质好,村民勤劳朴实,诸多因素决定该村村民养蜂成为传统优势。然而,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养殖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品牌意识差等问题也伴随养蜂历史的延续而沉积。

“我养过蜂,每年都会携家人或村上的蜂农走遍全国很多地方,用游击队来形容咱村的蜂农再也恰当不过了。”佛岩村村长胡开胜这样回忆乡邻的养蜂感受。

蜂农胡正明介绍说,起初养蜂就是为了在家照顾家庭,补贴家用。后来尝到了甜头,养蜂数量也由20群逐渐发展到上百群。其它村民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张,导致慕名前来收购蜂蜜的商家总是不断压低价格。“部分蜂农为了自身利益常常使用‘攘内安外’的下策,生怕蜂蜜卖不出去,也就低价处理了。”

久而久之,大家的辛苦劳动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一度时期,蜂农都产生了放弃养蜂另谋它业的想法。眼看着村子里已成优势和骄傲的养蜂业渐行渐远,佛岩村村长胡开胜忧心忡忡。

首建专合铸造蜂业航母

王敏,土生土长的牛佛镇佛岩村人。她曾在机械厂做过工人,经营过百货店,还在外地与人合伙办过企业。“乡亲们生产的优质蜂蜜没能得到有效的推广,辛勤劳动也没得到回报,传统技艺也没有得到尊重!”王敏一番真情坦言坚定了村长胡开胜立志带领村民奔小康的决心。

2012年11月,全市首个养蜂专业合作社——自贡市牛佛养蜂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目前,该社以吸纳佛岩村为核心,辐射牛佛镇及周边地区的社员37户,社员常年养蜂4000余群,可提供蜂蜜1000吨以上。

为确保社员利益,专合社对社员蜂蜜进行保护价收购,经过过滤处理、精心包装后销往市场。为打造牛佛蜂蜜品牌,合作社还积极加入四川蜂业协会,并常年对社员养蜂技术进行培训,实行严格的蜜源溯源制度。目前,该专合社的产品已经在当地工商局成功注册“牛佛蜂蜜”商标。拥有直销店2个,直销网点已达20余家。

“有了专合社这个家,心里更踏实了,无论走到哪里遇到什么困难都有娘家撑腰。我觉得这个家有干头。”不善言谈的蜂农胡正明对专合社打造蜂业航母梦想充满信心。

引导蜂农抱团发展

<昆明最好的癫痫病专科医院p>“专业合作社正在建设一个集休闲旅游、观光体验于一体的养蜂基地。”专合社监事长王敏告诉记者,基地目前已经种植两年龄香花槐树苗70多亩,预计今年就将迎来初花期。今年又流转了70多亩,预计后年基地占地将达300余亩。

专合社为何要建基地?胡开胜解答了记者的疑惑。目前种的香花槐树都是从北京引种回来的,这种花一般常年可能开放三到四季,每季花期约两个月。香花槐花很具观赏性,是蜂蜜很好的花源,树叶又是优质的动物饲料源。

“下一步,专合社将引导更多的村民参与土地流转,引导更多的蜂农加入专合社抱团发展,部分社员可以在基地常年养蜂,城里人可以在生态养蜂基地上感受浓郁的乡土气息、享受健康生态的农家美食,最终促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王敏说。

© http://zw.dqmvi.com  泥灰岩段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