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2-05-16 22:13:29
时间:2017-05-07 03:22:19来源:网络收集Tags: ()
高淑琴
吉林省梅河口市康大营学校135000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社会转型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新挑战、面对的新问题,给学校提出了亟待完成的新任务。下面谈一谈做好德育工作的浅显认识。
1打造一支过硬的德育管理队伍。
1.1扑下身子,真抓实干,齐抓共管。学校领导班子的素质直接决定了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的大小。德育工作能否得到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队伍建设是保证。从德育领导小组到政教处再到教学班,从分管领导到政教主任再到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能够构建成一个德育网络。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在工作中真抓实干,肯下力气。对所布置的工作要全程监管,及时跟进,并且要善于总结,做到惩前毖后。不能今天有打架的处理一起,明天有吸烟的查处一起,造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
1.2提倡领导兼课与站楼层值班。校级和中层领导,都是管理上和业务上优秀的人,可以充分发挥他们身上的这些优势。让这些领导走进课堂,直面学生,既可以让这些领导在新课程的进程中不丢业务,又可以让他们和学生亲密接触,为学生把脉,为班主任分忧。将领导分到各个楼层,协助值周教师抓好楼道纪律与卫生。领导要在早晨、大课间、午自习、放学时等各个时间段站大厅或楼层。以彰显学校上下联动,既团结又紧张的德育环境。
“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无论是领导者还是教师都要通过优雅得体的言谈举止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营造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
2努力构建一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2.1爱字当头,尽职尽责,全面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学校无闲人,人人教育人。我们要号召教师从根本上“告别体罚,告别语罚,告别心罚”。要给学生微笑,给学生信心,给学生鼓励,给学生力量。“师爱”的另一半则是“严”,对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上都不能无节制的溺爱,一定要严格。即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
2.2突出重点,注重细节,认真反思自我,不断完善师德。加强师德建设不是空谈阔论,要在教师队伍中提倡自我反思,在反思和实践中,要针对每一个环节,在每一件小事上不断自我完善。
有人群的地方可能有矛盾,有学生的地方可能有问题。教育要从尊重开始,少一分盲目和粗野,多一分理智和科学,把爱变得再深沉些、再艺术些。现代教育更强调的是批评方法,有一种惩罚叫甜蜜的惩罚,对学生来说,受到惩罚,心里也觉得很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奖你四块糖”的欣赏教育故事,给人以颇深的启迪。在赏识教育中让孩子知错改错,其效果难道不比板着面孔训斥强得多吗?赞扬对孩子起着一种导向作用,它往往能激发孩子有益的行为。人的一生需要不断反思,同样也需要换位思考,做教师的不妨把自己当成学生,真真切切地当回学生,你就会发现,阳光照不到的角落更需要阳光,阳光照不到的角落有更多渴望。
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学校有责任把一代又代的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人才。在这条路上,我们只能且行且改进,让德育工作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