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2-05-20 12:22:03
有关小学日记三篇
夕阳的余辉斜照在我们的身上,我们几位老师拿着必备的家访宣传资料,在学校张校长的带领下,在没有浓荫的柏油路上寻找着学生的住址。
第一站,我们到李晟光家里去。
李晟光是个普通的孩子,普通得连他的妈妈都没有足够的自信。
他妈妈问我们:“是不是我儿子在学校出了什么事情了?”我马上解释说:“你不要误会,我们来家访并不是因为你的孩子出了什么事情,而是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环境。”听到这里,他爸爸妈妈才露出笑容。
然后,我们谈了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这是个基础比较差的孩子,贪玩,上课总是魂不守舍,下课却精神焕发。尽管近期有所好转,但是,家庭作业只要有一点难度就不做。希望家长能够督促孩子完成好作业,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表示十分愿意与老师配合,但也说出了自己的困难:孩子爸爸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妈妈在孩子的心目中威信不高,儿子的学习习惯又不是太好,每天回到家里,第一件事情不是完成当天的作业,而是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直到天黑才回家吃晚饭,吃完了又开始看电视,直到睡觉。因此,他的家庭作业总要打折扣。家长盼望老师对他的孩子严加管教。
望着家长带着歉意又满怀期待的目光,我明白,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仍感到十分欣慰,毕竟我们的家访是有收获的,收获了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收获了家庭的理解。
我们明白,孩子是家长的希望,而教师又是希望的助推器。对于孩子,我们需要了解的确实很多,对于李晟光这样的家庭,我们应给予他更多的关爱。
夜幕降临,我们向刘子尧家走去。
进了他的家门后,他那么彬彬有礼地问好,给我们倒茶。孩子他妈和我们聊天的时候,他就静静地开始写作业。
我和他妈妈说起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刘子尧不但能管好自己的学习,还能帮忙管理其他同学,真是个不错的小能手呢。”聊着聊着,刘子尧妈妈谈到了孩子每次作文总是感到很为难,家长自己却无能为力。望着家长担忧的眼神,我告诉她,因为孩子阅读量太少,没有词汇,文章就没有起色,使得兴趣索然。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帮助这个孩子提高写作的兴趣,也希望家长引导孩子多读书、多积累。我们共同配合,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
家访中,我们发现了刘子尧的过人之处,他的英语尤其突出,词汇量丰富,口语好。一同家访的教英语的王老师说:“刘子尧不爱在课堂上表现自己,是家访让我发现了他,也是家访让我和这么出色的孩子有了充分的接触!”
家访是一把钥匙,走入学生家庭,走入学生心灵,打开的是教师、学生、家长间的千千结,架起的是学校沟通的“希望桥”;家访是一罐蜜汁,凝望家长的笑脸,手与手相牵,虽然累,心里却甜透了。
昏黄的路灯照亮着前方的路,我们的目标是张佳玉的家。张佳玉是一个乖巧的女孩子,但在学校里缺乏自信和活力。
来到了张佳玉的家里,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温暖舒适的小卧室,在卧室一角摆放着多功能电子琴,书架上满满的画册,应有尽有的故事书,再加上一家人和睦幸福的微笑,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一幅画面呀!
再坐下来细细聊,知道了孩子在家的表现及她的爱好、特长,我当即让拘谨的孩子给我们表演了一段电子琴演奏,在流动的旋律中,我感受到了那颗可爱的童真童心。一曲演奏完毕,我们报之以热烈的掌声。
看到孩子露出的害羞又喜悦的笑脸,我想,在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的同时,我们总是把更多关爱留给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经常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和家访。但事实告诉我:优秀学生同样期待老师的关爱。
这次家访,我相信我找到了培养她自信心的方法,我也相信内向的女孩在梦想的天空一定会飞得更高更远!
夜色渐浓,我们结束了这次家访,但是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对孩子的了解,与家长的沟通,更多的是对如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思考。
学生是稚嫩的,是需要呵护的。在学校,我们面对几十个孩子,可能顾及不到每一个孩子。而家访恰恰可以弥补我们工作的不足,可以让我们跟学生走得更近,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在关心他,老师是爱他的。
古人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哲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诗人说:“教师是无私的蜡烛和辛勤的园丁。”从这些话语中,我懂得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也找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心理坐标。然而,要回答怎样做教师,我以为还应赋予更为深厚的内涵,那就是,教师必须有博大的胸怀和深沉的爱,对学生要有满腔热情的期待和细致入微的关爱,要用情、用心去倾听花开的声音。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倾听那花开的声音,我们面前一定是一片姹紫嫣红的花海。
12月5日 星期天 天气 晴
今天的两个讲座风格迥然不同。
上午为我们讲座的是华中师范大学夏家发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讲的题目是《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热点问题》。我们期待着他的精彩发言,所以早早就来到了会场。他的ppt里一共罗列了7个热点问题,夏教授的互动环节很不错。可惜的是整整一个上午,他一个都没有讲完。也许是自己的水平太差,所以没有感觉到他所要表达的意思究竟是什么?问题抛出来了,但是没有听到解决的方法,也许是需要我们学员自己去探索。我有趣地发现:专家们有一个共性,就是预备的讲稿在规定时间内永远都讲不完,最后都是抱歉地告诉大家,由于时间有限,后面内容择起重点讲,或者是不讲。我自私地认为这是专家对我们学员的不负责任,呵呵!我个人认为:这和我们教师上课一样,难道一节课的内容你要拖成三节课上吗?专家讲课的时候,为什么就不分详略呢?为什么就不考虑时间呢?
下午是成都教科院的美术教研员匡敏老师给我们讲座。题目是《儿童审美与语文教育》。整个下午,我们没有做笔记,因为那是无法用笔描绘的。大家都沉浸在美的享受中,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心灵都在感受美,体验美,我们静静地欣赏着美妙的‘音乐,观赏着美奂美轮的图片,倾听着美丽的老师婉转动听的讲解。我们发现,原来世界真的是这样的美丽!匡敏老师是何等的睿智啊!她没有空白的说教,但是她却让我们都深深地知道了:语文课堂就应该要有美!而且可以做到尽善尽美。试问:一个没有美感的语文老师,怎么能欣赏儿童眼中的美?又怎能带给孩子们美的课堂和美的世界呢?
下面附一首另一位学员的感悟。我很有同感:
根魂相系,共谱传奇
沧桑历史,风蚀浪淘。而巍巍中华,风姿不减。时光荏苒,岁月变迁,而浩浩教海,新秀倍增。业界泰斗,声名远播,杏坛新人,风姿绰约。何也?独特的灵山秀水,人杰辈出。厚重的文化积淀,精魂不散,广植民间,遍布山水的各色文化无处不在,代代相传。狼烟铁蹄,可摧山断流,何管断我祖脉相承!凝重的鸿篇巨制,万古流芳,广播四海。岁月横流,沧海桑田,可改天换地,却难改师道永承。山水是根,文化是魂,根在魂在,生机永在;文化是根,语文是魂,根魂相依,灵性永存;语文是根,师者为魂,根魂相系,奇迹常生!
国培小语,凝心聚力,天南海北,共承根魂。一百多颗心灵,一百多种思绪,一百多个梦想。怀揣一份激情,我们在摸底河畔相聚;手捧一份真诚,我们在蜀国故里相依。品专家讲座,洋洋兮若江河,飘飘兮若流风,启迪智慧,润物无声;听同学高论,潺潺兮若溪水,涓涓兮若细流,荡涤心灵,感动于心。看学员志气,峨峨兮若泰山,壮志在心,可昭日月。国培小语,定当承天府之精神,开教坛之新颜。巴蜀教坛,定因国培小语学员的参与而更精彩。
相聚短暂,可高山流水已将我们的友谊流传,尽管明日分离,清风明月会将我们的思绪相牵。愿参加国培小语的我们,化身天空最璀璨的星星,照亮孩子求知的双眸;愿相处十天的我们,根魂相系,勾画友谊的蓝图,谱写教育的传奇!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六一儿童节,句号、逗号、冒号、分号们几个同学就聚到一起,它们决定去游乐园玩,过自己的六一。
来到游乐园,它们被眼前的一幕吓呆了,游乐园里面人山人海,句号说:“人可真多呀”。逗号说:“是呀,那我们先去玩什么呢”。冒号想了想就说:“我们玩个刺激的吧,就玩云霄飞车,好吗?”大家回答说:“好,那我们走”。大家就坐上了云霄飞车,而这时分号的心理非常害怕,非常想下来不做云霄飞车,可是为了朋友,它就豁了出去。过了不久云霄飞车就启动了,速度非常快,句号、逗号、冒号、分号都尖叫了起来,就好像坐上了时光机一样,终于云霄飞车停了下来,句号就说:“真是刺激呀,我们再接着玩碰碰吧”。句号、逗号、冒号、分号就自己坐一辆碰碰车,四个人就开始互相撞来撞去,这句号、冒号、分号就一起撞逗号的碰碰车,这一撞居然把逗号撞了出来,还好没有受伤。这一天它们就快快乐乐地度过了。
在深深浅浅的梦里,“六一”是柔和的,她伴随着槐花的香味悄然而至;在愈久愈深的记忆中,“六一”是甜美的,她在我们热烈的期盼中,欣然赴约。“六一”永远散发着芬芳的味道,装点着红领巾缤纷的童年……
我们的学校座落在清请的古运河畔,高大的槐树环抱在白墙红砖,每每和小伙伴背着蹭满油菜花的书包跨入教室时,老师总会笑嘻嘻地说:“又疯跑了,快去读书。”我们便一溜烟跑回座位,挤眉弄眼,书页翻得哗啦啦响,摇头晃脑,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最快乐的要数今年的“六一”节了。为了参加县里的小学生乐器演奏比赛,学校决定由音舞社排练《月光下的凤尾竹》,这下可把我们乐坏了,在余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每天放学后我们都认真练习。好几回,都是老师硬催回家,我们才散伙离开,要不练到天亮也乐意呢!经过努力,夺得了全县一等奖,那金灿灿的奖状,好长时间都是我们津津乐道的骄傲。
我永远忘不了今年的“六一”,那简单快乐的“六一”,那永远温馨的“六一”,那点缀了我无数个梦的“六一”
【有关小学日记三篇】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