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2-05-16 22:12:52
时间:2017-02-20 05:42:02来源:网络收集Tags: ()
刘市锋
(邢台市第三中学 河北 邢台054000)
篮球是大众体育内广泛开展的一项运动,也是全国各大、中学校广泛采用的一种主要教材,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和欢迎。在篮球教学过程中,由于篮球运动本身的特点和教学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致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情绪变化较大,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因此,在篮球教学课上教师根据学生情绪变化的特点,如何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对学生的情绪进行有力地调节,对提高篮球课的教学质量与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关于情绪特征的认识
情绪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带有特殊的内心感受和明显的外部表现特征,是以特殊形式表现的心理状态。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呈现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概括而言,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大方面,进一步来讲,一种属于“增力”情绪,另一种属于“减力”情绪。积极性情绪对提高篮球课的教学效果有积极的作用,又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奋性,激发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欲望。他能够引起人体一系列与进行运动技能学习相应的生理技能和生化方面的变化,从而利于运动技能的掌握,使学生尽快地建立起正确的动力定型,达到提高篮球课教学效果的目的。而消极情绪(包括情绪淡漠和情绪狂热两种情况)都会在学生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和练习中产生负面影响。
2.篮球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情绪变化的主要规律及其变化特点
2.1篮球运动本身特点引起的情绪变化。篮球是围绕空间的篮球而展开空间与地面的双线竞争,竞争手段与方法多样而多变。
(1)技术方面。篮球运动技术动作复杂,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动作组合多变,难度不一,容易引起学生的情绪变化。当学习教材内容简单,学生掌握动作较快时,常常表现不积极,有30-40%的学生会产生自满的情绪;当所学动作难度较大,学生掌握动作慢或不易完成时,有10~15%的学生会通过各种理由避过这项动作的练习或对比一带而过,对自己不做严格要求;有的学生虽然参加了练习,但不能保证练习中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常会表现为信心不足、情绪低落等消极性情绪。
(2)战术方面。篮球运动战术多变,攻守对抗强,转换快,得失迅速。在篮球教学过程中进行战术综合或教学比赛时,20~40%的学生常因得失分(球权)及配合上的失误,相互之间产生埋怨、好生气的消极情绪,即使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没有通过语言、表情或身段动作明显表示出他们的情绪变化,但仍有50~60%的学生会产生一些消极性情绪。正是由于篮球战术中攻守错综复杂,有着紧张激烈的对抗等特点,常使学生情绪表现出时而兴奋、紧张,时而懒散、低落,从而影响着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和训练,进而对篮球课的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2.2教学中主客观因素引起的情绪变化。
(1)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的目的性是否明确是引起学生情绪变化的主要原因。
(2)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其身体健康情况是影响情绪变化的原因。性格内向的学生常常不会主动去参加某个练习或自告奋勇与其他同学进行对抗性的练习,进而影响技、战术水平,并能较长时间的保持学习热情。
(3)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和仪表教态对学生情绪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低,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以及讲授顺序不能正确把握,练习手段缺乏新意,讲解语言单调、频繁、运动负荷安排不合理等,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学课很枯燥无味,使他们的情绪状态产生变化。在篮球教学中,教师的威信和榜样作用对学生表示教师的情绪不会影响自己。
(4)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对学生情绪的影响。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是一种十分特殊的语言,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显示,当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使用消极地语言评语时,学生的心理应答起初往往是消极的思考。反之,则会给学生积极的思考回应,消除心理负担。
(5)场地器材、教学环境对学生情绪产生一定影响。
3.结论
(1)情绪在心理状态中起着核心作用,而当代中学生大多数处在12~15岁,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心理发育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是独立性与依附性、自觉性与暗示性相矛盾时期,自尊心比较强,对别人给予自己的评价很敏感,对父母或教师往往富有反抗情绪,这些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因此,情绪因素在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否明确,是引起情绪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篮球教学过程中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并结合篮球教材的基本特点,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即使是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暂时的情绪障碍,他们也可通过自己的主观性努力,控制和保持最佳状态,来提高其学习的质量与效果。
(3)学生在学习篮球运动的初期对其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篮球教学课的初始阶段,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此时期的特殊心理情境,与篮球运动的特点相结合,把握教学任务。严格系统地组织教材,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意因材施教,在整个篮球课中教学方法与手段相结合,精讲——实践——导思,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达到增进教学效果之目的。
(4)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减少使用性语言。尽可能多的运用激烈性语言,使学生保持在较好的情绪状态中,尤其是在篮球教学比赛或对抗性激烈的练习项目中,学生情绪波动大,但此时出现的一些情况又极易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所以这时教师更应该充分运用语言的激励作用,保持学生中原有的积极情绪或者把可能出现的消极性情绪向积极的方面引导,促进他们对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的巩固和提高。
(5)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求教师应善于利用外界条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活跃的课堂气氛。
收稿日期:201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