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2-05-20 11:25:03
核心提示:1957年9月28日,话剧《骆驼祥子》在北京剧场首演。老舍之子舒乙在《对话剧<骆驼祥子>的点滴记忆》一文中写道:“那时,三轮已经取代了两轮的洋车。祥子们都蹬上了三轮。剧院领导曾经免费邀请‘祥子’们带家属看戏。只见剧院外摆满了平板三轮车。‘祥子’太太们大多是坐平板车来到剧场的。一时,场内外热闹非凡,情景壮观。”
话剧《骆驼祥子》海报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杨庆华,原题为:《老舍曾请“祥子”观看话剧<骆驼祥子>首演》
今年是老舍先生诞辰115周年,北京人艺第三次复排的话剧《骆驼祥子》将从今晚开始公演。“看话剧《骆驼祥子》,很容易产生这样的感觉,似乎这仍然是老舍自己创作的。”与老舍的原著比较,话剧《骆驼祥子》“看不到捏合的痕迹”,这不得不归功于1957年梅阡的改编本。
1957年,北京人艺决定排演梅阡改编的话剧《骆驼祥子》。演员分A、B组。A组阵容:舒绣文饰演虎妞,李翔饰演祥子,英若诚儿童良性癫痫如何治好?饰演刘四爷,于是之饰演老马,童超饰演二强子。排演前,演员到三轮车工人家中,听他们讲述过去生活的经历。饰演小顺子B角的梁秉�姨�说了一个姓赵、外号叫“伊犁马”的洋车工人的事:外号是因为他能跑过新疆伊犁的马而起的。他是个大个子,身强力壮,阔人都喜欢坐他的车,他不单跑得快,还拉得稳。当时他是顶呱呱的一流车夫。可是,到晚年身体不行了,眼也不好使了,最后流落街头,没有人管,因生活无着,悲惨地触电自杀了。
1957年9月28日,话剧《骆驼祥子》在北京剧场首演。老舍之子舒乙在《对话剧<骆驼祥子>的点滴记忆》一文中写道:“那时,三轮已经取代了两轮的洋车。祥子们都蹬上了三轮。剧院领导曾经免费邀请‘祥子’们带家属看戏。只见剧院外摆满了平板三轮车。‘祥子’太太们大多是坐平板车来到剧场的。一时,场内外热闹非凡,情景壮观。”
戏演至第三幕,于是之饰演的老马上场——
老马:我拉着辆破车整整转悠了一天,可没揽上什么座儿……天又冷,风又大,我是又冷又饿,我怕一下子倒在雪地上就算完了……唉,有什么说的。穷人的命就像个枣核儿,两头长,中间大。小的时候不饿死,万幸;到老的时候不饿死,万难……
舞台上发生的故事勾起台下“祥子”们太多心酸的回忆,场内一片唏嘘。散场后,老舍执意请三轮车工人们到附近的萃华楼饭庄吃饭。“进门老舍先生就大声地要整只的红烧肘子,说吃不完可以带回家去”。
话剧《骆驼祥子》大受欢迎。“北京城内外几乎人人都在议论着祥子和虎妞”。老舍深受鼓舞,他想给祥子写个续集,写祥子的新生,写二强子的转变。他对饰演二强子的童超说:“到时候,童超同志您一咬腮帮子……”咬腮帮子是童超的习惯,大家听了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