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相片判读 >> 正文 >

预防气道异物贵在好的饮食习惯

  预防气道异物,贵在好的饮食习惯

  新闻链接:2012年2月,上海市某幼儿园,午睡结束后,孩子按照惯例吃餐间点心,中班的一名孩子因馒头进入气管而发生窒息。随后孩子被急救车送入医院抢救。

  近年来,因进食而导致的窒息事件屡有发生,一时让家长心里难免恐慌。为什么孩子吃着吃着,食物会进到气管里,这类意外是不是防不胜防?为此,本刊采访了擅长儿童重症急救的上海市儿童医院特诊部主任滕国良。

  Q为什么食物会进入气道里?

  A首先我们要了解咽喉部位的构造,咽喉是“气道”和“食道”的交汇处,吸入的气体和吞咽的食物在咽喉处分流,然后“气体走气道,食物走食道”,互不干扰。如果液体和固体食物进入气道,就称之为“气道异物”。

  那么,什么情况下,食物会“误入歧途”?这和管理食物与气体分流的部位“会厌”有关。会厌是喉腔开口处的一个舌形活盖,平时呼吸、说话时会厌向上开放,气体进入;吞咽食物时,会厌则向下盖住喉腔,使食物不至于进入气道。正常情况下,进食时,会厌是关闭的乌海治癫痫病最好的专科医院,如果会厌打开了,食物就进到气道里了。

  Q那么为什么孩子最容易发生这种情况呢?

  A这和孩子的生理成熟度和饮食习惯有关。会厌的分流功能受神经系统中的吞咽反射功能自动控制,而婴幼儿因吞咽反射功能尚未发育健全,所以从生理条件上讲比较容易发生“气道异物”。另一方面,和孩子不当的饮食习惯、家庭的喂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比如孩子边吃边玩,吃饭时哭哭笑笑(口中含有食物),这中间都存在安全隐患。根据我近三十年的临床经验来看,好的饮食和喂养习惯,能将风险降到最小,而不好的饮食习惯,风险必然是最大的。

  Q请您具体说说,需要家长如何改进孩子的饮食习惯,以减低意外发生的概率?

  A第一,家长为孩子准备的食物要合适,所谓合适,就是食物的种类、烹饪方式要合乎孩子的年龄,比如不要给孩子吃整粒的炒豆、瓜籽、花生米、松子、蚕豆这类圆圆的、滑滑的食物;3岁以下的孩子不宜吃果冻,一旦误吸,会把气管堵得死死的。

  第二,教孩子好好吃饭。这一条听起来很普通,但我们不一定做得到。首先,通化哪家医院专治癫痫病孩子要坐在餐椅上吃,而不是一边吃一边玩,家长追着喂。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想想看,孩子玩的时候并不是完全在你的视线之内,如果突然摔一跤,那食物就有可能进入气道。其次,孩子吃东西时要先充分咀嚼,然后再吞咽,每一口食物都好好吃下去,这样就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发生意外的概率。最后,孩子吃饭时不要逗引他,孩子小,不知道嘴巴里有东西时不能哭,不能笑,不能唱歌,而这么做很容易将食物误吸入气道。家长也知道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其实不仅是习惯养成,也关系到孩子的安全。

© http://zw.dqmvi.com  泥灰岩段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