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2-05-20 11:15:59
上周医药板块跌幅高于大盘,医药板块内部涨跌互现,板块整体下跌1.06%。截至2016年5月20日,医药板块的市盈率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37.07倍,其中,各细分板块市盈率TTM(整体法、剔除负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医疗器械(60X)、化学原料药(52X)、医疗服务(51X)、生物制品(48X)、化学制剂(38X)、医药商业(29X)、中药(28X)。另一方面,上周全国性医改政策方面继续细化,5月19日药监总局出台了《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豁免指导原则》;5月18日卫计委公布了《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在地方上,深圳依靠第三方集体采购,下浮平均药价30%的深圳模式浮出水面;同时17日,深圳市卫计委又公布了《深圳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性调整方案意见(征求意见稿)》,拟调整811项医疗收费,4级手术费提价50%。在当前市场氛围下我们维持此前在年度及月度策略中的观点,短期继续回避估值偏离基本面的主题炒作个股,重点配置业绩扎实、估值便宜的标的。近期我们推荐关注以下三个细分行业及相关的投资机会:
医药商业:两票制和营改增的实施促使行业洗牌,集中度有望加快提升。深圳模式中海王集团旗下全药网凭借降价30%承诺,有望增厚海王生物业绩,同时此模式可能在多省市复制;大型医药流通商市场份额提升,公立医疗机构调拨将面临调整。利好拥有丰富工业品种和终端覆盖网络的全国性和区域龙头流通巨头,重点推荐海王生物、嘉事堂、国药一致、上海医药和港股国药控股(1199.HK),建议关注瑞康医药。同时医保控费下,GPO在采购端压缩药价空间,PBM在需求端减少药品不合理使用,两项创新业务满足控费需求,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强烈推荐海王生物和嘉事堂,建议关注海虹控股和瑞康医药。
医疗器械:医疗器械行业受医保控费影响相对小于药品,国产器械加快进口替代,向不断向基层拓展,同时行业整合加快,龙头企业通过整合产业链有望实现跨越式增长。重点推荐乐普医疗、鱼跃医疗、凯利泰。
制药行业:控费降价压力下有竞争优势、仍能保持快速增长(受益于海外制剂回归快速审批并因此扩大仿制药市场份额、不受医保限费的自费产品、技术领先可替代性弱)的企业,将在此轮招标结束后涅槃重生、强者更强。重点推荐华海药业、长春高新、通化东宝。
港股投资策略:考虑医药股的长牛属性以及深港通开通后南下资金的配置偏好,我们认为偏小市值又有高增长的医药股目前仍是逢低配置的好时机。本期港股组合为:华熙生物科技、昊海生物科技、先健科技、凤凰医疗、亿胜生物科技、东阳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