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2-05-16 21:59:05
篇一:我心中项羽
项羽,提起他的大名何人不知呢?
他虽然是一位失败者,但他临死前的那种临危不惧的神情感染了我,何人不怕死?又有何人面对死亡谈笑若间?项羽他虽然失败了,但在我心中他是一个成功者。他曾率领江东八千子弟,抱着破斧乘舟的信念击败秦朝。他的名声顿时响遍整个中原。他成功过,他是一个胜利者。他事业有所成就,他的家庭也幸福圆满,有美人虞。所以他不是失败者。
项王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曾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他是一个性情中人,他的失败不是民心所向,而是他的骄傲自大所导致的,另外他重感情,因此他失败了。
品读项羽,了解项羽,你会被他独特的性情所感染。
篇二:我心中的项羽
不是历史的唱歌铸就了他的钢铁意志,是他的豪迈多情床罩了历史雄壮缠绵的悲歌。在垓下之围中,项羽败了,一个历史巨匠慷然损落。
项羽是正义的,在秦王朝肆意横行,残害无辜,生灵涂炭的时候,他站了出来,发动起义,为人民杀出一条血路。
项羽是磊落的,在鸿门宴上,亚父的暗示,他默不作声,他不愿用这种手段去获得胜利。
项羽是诚信的,与刘邦说好“平分天下”东归吴,西属汉。而刘邦却背信,攻城略地。
项羽是重情的,四面皆楚歌,霸王别姬,柔情万丈。在能逃的情况下,却自刎于江边,江东八千弟子无一还,自己宁死江边不苟活。
项羽是勇猛的,在垓下之围中,在汉军中随意出入,说杀哪个就哪个。
长江呜咽,长剑血染,战袍飘飘,乌骓长嘶,美人哭泣看,项羽的死,为历史蒙上厚重的颜色。
篇三:我心中项羽
项羽这个人,自古便比刘邦要更令人敬佩,而且各方面比刘邦都更要像一位君主:贵族之后,天赋异秉,重瞳子。但也是因他的失败成为后世传说:英雄长恨,霸王别姬。
而在我眼中的项羽之所以为项羽的原因不仅是因此成,更因其重情义,自刎乌江边败,这种英雄的悲剧色彩以及气节的后世之人所难以比拟的。相较于他,刘邦则显得更世故、圆滑、甚至有些小人。但是,项羽之所以说就是因为他缺少刘邦的知人善用,他过于刚腹自用,犹如一把利剑,但过刚易折,终归毁在自己的那份傲气上,自刎乌江边畔。
所以,在我眼中他是西楚霸王,配得上万里山河,可终归更适合做一员虎将。所谓上位者,自己的才华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知人善用——这一点刘邦胜他百倍,想想从他手上流走多少人才到了刘邦手上?
况且,项羽这个人,重情义,对于权力斗争的观念并不甚清晰。任人唯用全凭个人情感,也许自认为实力过人,不必与人虚与委蛇。但可惜……
篇四:我心中的项羽
项羽是一个既恃勇自负又儿女情长的悲剧英雄。快战东城展现了项羽一贯勇猛无比、所向披靡的性格。对慷慨悲歌、诀别虞姬,愧对江东父老、宁死不辱,赠马亭长、赠头故人等情景的描述,让人窥见了千古英雄多情、知耻、重义、仁爱的另一面。
都说项羽的一句“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体现了他的恃勇自负,但我觉得,这句话也体现了他的英雄形象。如果他不说是“天之亡我”,而是深刻分析战败原因的话,那他就不是项羽,而是诸葛亮了。项羽就是要有这种豪放的气概。
项羽是傲然独尊的,他可以不要江山,可以放弃生命,却惟独不肯放弃尊严。《项羽本纪》中项羽的最后一句话是:“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临死前还临危不惧的把他的前部下嘲笑一番。而电视剧中项羽用了现代人的一句话“你着什么急嘛”,让我们笑过之后感到了更多的悲哀。
不管项羽有多少缺点,但他永远以英雄的形象矗立在我心中!
篇五:我心中的项羽
项羽,一介平民,却在历史的浪涛中扼挽狂澜,成就了一番霸业。
在乱世中,项羽是一代枭雄,一个真真正正的大英雄。他没有刘邦的老奸巨猾,没有刘邦老谋深算,刘邦无法与他相比。然而,时事弄人,拥有大丈夫气概的项羽,最后却兵败,输给了刘邦。但这个输,也只是战争是的输赢罢了。作为一个男子汉,作为一代霸王,项羽比刘邦强上千倍万倍。
垓下之战,项羽本可以借乌江亭长一船渡江,回江东,但项羽一句“无颜见江东父老”,婉言谢绝了乌江亭长的好意,也道尽了他心中的愁苦。本可以苟活于世,但他却选择了自刎。像项羽这样,拥有大气魄、大豪情的人又岂肯苟且于世,又岂肯丢掉自己的气节!自刎乌江,成就了项羽的大英雄之名,却让他成为了一个末路英雄,也成了千古悲剧。如果当时项羽渡过乌江,也许历史将会改写,但项羽大英雄的形象却要因此而大打折扣了吧!
项羽,一代霸王。垓下之战,体现了他的“力拔山兮气盖世”和他作为一代霸王的霸气与豪气。自刎乌江,他坚守着“士可杀不可辱”的大丈夫气节。
项羽,此乃真大丈夫,真大英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