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相片判读 >> 正文 >

【北疆先锋】平安村6年一跃 - - -

  10月29日,记者一行驱车前往兴安盟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平安村采访,映入眼帘的是排列整齐的上百栋温室大棚,鳞次栉比的标准化砖瓦房,以及一条条笔直通达的硬化道路。随行的科尔沁镇组织部同志说:“别看平安村不大,老百姓的生活富着呢。”

  2006年的平安村还是有名的贫困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自治区地税局开始帮扶后,将发展蔬菜产业定位为平安村致富的主导产业。他们帮助首批农户建起18栋蔬菜大棚,每个大棚补助1.5万元,结果每座大棚获利高于大田收入的7.2倍。

  “我现在特别满足,前些年种玉米基本上是十年九不收,温饱都解决不了。自从村里帮我家建大棚,种上反季节蔬菜,平均一个大棚能赚2万多。”村民李贵英说。6年的时间,平安村的温室大棚已经发展到194栋,村北还有建好未投入使用的暖棚100栋。截至2011年底,平安村从事大棚瓜果蔬菜种植的户子已达68户,占全村总户数的56%;设施农业种植面积为665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9%。村民通过种植反季节蔬菜瓜果,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

  近几年,平安村又将目光瞄准了日渐兴起的农家乐观光旅游产业。2009年,该村建起了一座占地150亩的玫瑰葡萄庄园,形成葡萄采摘、农庄餐饮旅游为一体的农家乐模式。现在,玫瑰葡萄庄园有100亩葡萄种植基地,栽植16个品种的葡萄5万株,2011年正式对外营业,当年仅葡萄采摘一项就收入100万元,拉动村民就业58人。此外,该村投资建起食用菌种植示范小区2个、育苗基地131亩以及120亩养殖小区,吸引了18家生猪、肉鸡、育肥羊等养殖企业入驻,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年产值达到800万元。

  “在平安村生活跟城里没两样。我们住进了这辈子连想都不敢想的砖瓦房,村集体还给交纳新农合和人身意外险。”从2009年开始,平安村为村民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身意外保险、农业保险,并为45周岁以上农民缴纳养老统筹,累计投入8万多元。

  从贫困村到兴安盟生态观光第一村、设施农业第一村,平安村用6年时间完成了质的飞跃。村民有了存款,集体有了积累,村里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现在村里装了宽带,安了有线电视,实现了安全管理网络化。全村68户危旧房全部按照统一标准新建,村民也全部吃上了自来水。(记者胡日查 李雪 实习记者杨科 马行天)

下一篇:自我完美|
© http://zw.dqmvi.com  泥灰岩段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