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相片判读 >> 正文 >

浅析情境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 - 研究 - 教育教学 -

时间:2017-04-09 14:57:31来源:网络收集Tags:     ()

浅析情境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

王洪梅

(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欲望。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本文就对情境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作出了探究。

【关键词】情境教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 意义 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品德越来越重要的,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加强情境教学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从而更好地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因此,本文就谈探究了情景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以及教学策略。

一、开展情境教学的教学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开展情境教学可以使得课堂更加地有趣,而不再枯燥无味,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开展情境教学,可以使得枯燥的教学内容更加地简单。所以,开展情境教学不仅可以增强课堂趣味性,还能提高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所谓的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借助某些情境来渗入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所以情境教学是一个过程教学,在情境教学中,学生是通过对情境的理解而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了解。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能提高学生对于情境的观察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对于同一件事情,一千个人有一千种想法,所以即使是同一个情境,由于每位学生所拥有的知识、思考角度的不一样,所以每位学生对于同一个情境所思考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情境教学中,每位同学都分享自己对该情境的思考,将能大大地提高学生对于情境的全面认识,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开展情境教学的策略

1、借助故事来开展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顾名思义是需要借助情境来开展教学,所以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借助故事来开展情境教学。例如,在进行珍惜粮食的教学时,教室就可以借助《大公鸡与漏嘴巴》的故事来开展教学,首先,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播放《大公鸡与漏嘴巴》的视频,在同学们观看完视频后,教师就可以借助漏嘴巴的事件来教育同学们一定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然后教师还可以随机抽取同学们来讲述自己在家里吃饭的情境,然后再让其他同学来评价该同学在家里吃饭的时候有没有浪费粮食。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珍惜粮食的精神,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大公鸡与漏嘴巴》的故事演示出来,如一位同学扮演大公鸡、一位同学扮演漏嘴巴还有一位同学扮演奶奶。所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扮演,然后再选出扮演最优秀的一个小组,从而进行奖励。所以为了使得教学更加地生动和直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故事来开展情境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2、借助历史事件来开展情境教学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情境教学中,教师除了可以借助故事来开展教学外,还可以借助历史事件来开展情境教学。比如在开展《信息连接你和我》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烽火戏诸侯的历史事件来进行导入教学,在西周时,周幽王为了博得美人一笑,就点燃了烽火,使得全部诸侯都以为是有外敌入侵,因为在古时候,烽火是用来传递战争信息的。而周幽王之后又多次点燃烽火,使得诸侯们不再信任,从而导致西周的灭亡。所以教师就可以借助烽火这个信息传递载体来开展信息传递的教学,而且还能很好地与现代的信息传递方式进行相比,从而提高学生对于信息传递的认识。故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历史事件来开展情境教学。

3、借助图片、视频来开展情境教学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除了可以借助故事、历史事件来开展教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视频或者图片来开展教学。例如在进行"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播放一些购物视频让同学们精心欣赏,比如教师可以播放购买衣服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然后同学们就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得知在购买衣服是需要注意衣服的商标、尺码、款式、标签上的内容等等。通过播放购物视频来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或者视频来开展高效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4、加强对学生情境过程的评价

对于学生的过程评价讲求时效性,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一定要在学生发言完毕或者是完成任务后立刻进行评价。如,在研究大豆的生长过程时,A同学完整地将大豆的生长过程都描述出来,并且还能将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特点都重复一遍,因此对于A同学这样优秀的表现,教师应该在A同学发言完毕后就立刻对A同学进行赞扬,如"A同学的讲述非常完整,他将大豆的生长过程都完整地描述出来,由此可见A同学是非常认真地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且完成得非常好,我们给予A同学掌声鼓励好不好!"。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情境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还应该注重过程性评价的时效性,提高对学生的肯定鼓励,从而更好地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纵观上文,本文对于情境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和应用策略都分别作出了探讨,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可以提高情境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从而增强教学课堂的有趣性,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陶玉芳. 运用多媒体创设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情境[J]. 学周刊,2014,14:159.

[2]刘磊. 生活情境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2015,24:127.

[3]解蕾. 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合理应用[J]. 学周刊,2013,11:131.

© http://zw.dqmvi.com  泥灰岩段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