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2-05-19 02:13:35
时间:2017-06-25 23:54:09来源:网络收集Tags: ()
莫小米
有些事情不是亲见,你难以置信。
一个人因户口没法落实,从二十几岁到七十几岁,上访了将近半个世纪,因此耽误了一生该做的事情,没有工作,没有家庭,没有子女。
他原来是青岛某企业的安装工人,城市户口。应征入伍后,可能与领导犟头倔脑,退伍时上面开的证明不是回青岛,而是发落到他的原籍农村。
原籍要是能接收他也行啊,可是原籍也不接收,于是他成了一个没有户口的人。他白天上访、捡破烂,晚上睡马路。他的被窝在高楼的廊檐下面。他的家当中还有个杯子,他每天赶早到信访办公室接一杯热水喝。
问他上访多久了,他报了个数字:47。是47天吗?不,47年。
见人惊讶,他波澜不惊地说:比我长的还有呢,49年的,去年死了。
他小心翼翼地从贴胸口袋里掏出的那张信函上写着的日期:1964年3月1日,是真实的。那是某县兵役委员会写给部队的退档信。从那一天起,他成了无户口、无业的游民。
那时他是多么年轻啊,一定是信心满满的,想着明天落实了政策,就可以工作、谈恋爱、结婚生子。部队大熔炉炼出来,怎么也算个人才,读书、提干什么的,都有可能,前景美好。
假如,那时他就知道这事儿会持续47年而无果,他会不会改变主意?47年里,社会的变化是如此之大,随便学点什么做点什么,也许都可以做成了!
他当然不知道。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每天入睡前他都以为,明天就可能解决,时来运转。就像等公共汽车,已经等了,就要一直等下去,万一刚走开,车就来了呢。随着时光失去再失去,唯剩有一个念头,绝不放弃,坚持到最后。
不懂得转弯的人,必将陷入死胡同,即使拼了命撞得头破血流也不会找到出口。
(摘自《羊城晚报》2011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