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2-05-17 01:54:35
时间:2017-02-19 05:14:34来源:网络收集Tags: ()
姚红梅
(贵州省望谟县王母街道办事处第二小学 贵州望谟 552300)
【摘要】教学过程中,教师安排合理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同时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布置语文作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两点: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实现作业的作用与目的。这就要求老师要注意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性,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合理安排语文作业内容,这样能够避免学生在语文作业上做无用功,对已弄懂的问题还在进行大量练习,而对不懂的问题又没有加强锻炼。教师要做到针对不同学生合理安排语文作业,做到有的放矢,从而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个性,同时加强对不足板块的练习,最终达到综合提高的目最好的癫痫病医院的。本文就如何让语文作业焕发生命的色彩给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语文作业 注重主体 激发兴趣 联系生活
在传统的教学中,通常把作业理解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局限性很强,作业内容显得单调乏味,一般都是机械抄写、背诵,这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空间,这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面对新课程改革的环境,要尽量让学生在幸福和快乐的体验中完成语文作业,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积极的投入学习中。所以,教师设计语文作业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作业的作用与目的、注重个别差异,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挥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完善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让语文作业变得有趣、充满活力,焕发其生命的色彩。从而实现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目的。
一、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不同的学生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有的学生语文基础好、文笔扎实、阅读能力强,但有的学生则语文基础很差,基本的字词掌握都不扎实。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如果不考虑这种差异性,容易导致有的学生觉得作业太简单,没有挑战性,部分学生又觉得作业太难,无从下手的现象,严重制约学生的发展。这种分歧主要是学生间的差异性造成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作业难易结合和具有发散性思维,也可以采用让自己选择作业内容方式,鼓励学生自主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以与同学或者父母合作完成,在实践和合作中学习,甚至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为自己设计作业,自主选择作业内容、自主定量,真正把做作业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
二、作业与实践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
传统的意识中,人们经常认为作业的功能就在于巩固和强化知识。这就容易使作业陷入机械而单调的抄写、背诵中。同时教师布置作业时也总是认为,要尽可能多而全面,做到面面俱到,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认为学生做得越多就会记得越牢固,学生的能力也就越高,但这是一种误区,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文主要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所以,单一的默写和背诵已经不能满足加强语文学习的要求。这种传统的作业模式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抄袭或者请人代写等情况时有发生,这完全背离了作业的目的。新课程下要求教师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争取使作业富有创造性,将作业与实践结合起来,把玩乐融入学习之中,让学生对语文作业产生兴趣,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不断总结,有以下几种安排语文实践性作业的方法。
(1)续写。一篇文章讲解完后,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顺着作者的表达思路对课文进行续写。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很多的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2)做资料卡。教师在安排学生预习课文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搜集课文的资料,做成学习资料卡,在制作学习卡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动手的快乐,也加深了学习的印象。(3)观察体验。针对一些特定的课文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可以让学生亲自观察,通过亲自体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了。(4)画图想象。语文课堂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充分感受文字的魅力,教师可以结合画图,激发学生想象力,学生也可以自己读课文,根据对课文画面的理解进行画图,这样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5)排演课本剧。有的文章内容故事很生动,老师可以安排学生编排课本剧,学生在编课本剧的过程中加强了对文章的理解,得到全方面的提高。(6)办小报。办小报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才艺展示的机会,拓宽了学生是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到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密切联系生活,开放性的安排作业
现代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努力将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互相促进。教师要适时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中,要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渠道。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学习的内容很广阔,它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交流,因此,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从实践中汲取营养。另外,教师要采取合理的作业评价方式,不能只注重学生的试卷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创作,并把优秀的作品纳入评价内容,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使语文作业焕发生命的色彩,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参考文献
[1]高晓叶.让语文作文焕发生命的色彩[J].祖国建设版,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