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相片判读 >> 正文 >

关键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和能力二版浙中新报

新报讯(记者 金晓英)昨天,义乌市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暨幼小衔接研讨会在宾王幼儿园举行。义乌各小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公办幼儿园园长及业务园长、各镇街幼教干部、民办幼儿园园长代表参加,可见义乌对学前教育和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视。

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很多家长会担心孩子不适应。因为环境及上课方式的不同,也确实有部分孩子会“水土不服”。昨天,宾王幼儿园和宾王小学的老师分别给幼儿大班段的孩子和一年级学生上了一堂课,讲的内容是同一本绘本故事《不一样,没关系》。

绘本讲述一只折耳朵的兔子奇奇因为自己的耳朵长得跟别人不一样而苦恼,它用胡萝卜塞、用绳子捆、用钓鱼竿拉,想尽办法让耷拉的耳朵“直立”起来,可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奇奇极度痛苦和无助,一位“神奇”的医生给他开了“药”并说了一句话,结果奇奇开心地离开了。

故事很简单,但两位老师面对不同学龄段的孩子,授课方式却有些不同。幼儿老师在讲绘本时,注重鼓励孩子在课堂上敢说、多说,结合游戏,让孩子体验兔子的感受,注重引导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小学老师则注重在课堂上,引导孩子对文本进行猜想,注重孩子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完整性,以及文本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记者获悉,前段时间,义乌对部分大班段幼儿教师和家长发放有关“幼小衔接”的调查问卷。从反馈的信息分析,老师和家长都比较重视幼儿园在倾听、学习、自理能力,以及孩子的自信心、责任心、学习自觉性方面的培养。

幼教专家认为,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能力是幼小衔接的关键。这些能力包括,孩子的倾听能力、自理能力和遵守规则的能力。在幼小衔接活动中,不仅要关注儿童学习,更要注重儿童学习兴趣、态度、习惯、品质等多方面的培养,使儿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循序渐进的拓展和提升,促进素质教育整体实施。

目前,义乌教育部门正在制定做好幼小衔接的指导意见,让幼儿园和小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前儿童进行适应性教育,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平稳地过渡到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通过此次活动,也希望让老师熟悉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差异,共同重视儿童综合素质培养,改进教学方式,规范幼儿园教学,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

© http://zw.dqmvi.com  泥灰岩段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