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2-05-17 01:18:31
时间:2017-02-12 06:16:16来源:网络收集Tags: ()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教育局 薛红梅
摘 要: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课堂教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希望积极向上、充满温情的课堂氛围能够潜移默化的滋润孩子们的心田,让我们的孩子快乐地邀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关键词:课堂氛围 手脑结合 创设悬念
课堂氛围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之间教学互动所呈现的一种状态。良好的课堂氛围,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它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启智慧,陶冶情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学环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氛围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老师掌控的,其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优劣都将直接影响课堂氛围的形成和发展。下面,就怎样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谈几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积极的教学状态促进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态是老师课堂上情绪的外在表现,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会通过老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通过教态而“观其色”,那么,老师的教态在无形中就会形成一种教学气氛,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一种课堂气氛。因此,老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先入为主”--当老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教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这种直接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应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精神面貌,用亲和、自然的教态去面对学生。
二、游戏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活跃课堂气氛
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因此,老师在课堂上有效的将学习与游戏相结合,通过游戏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到启发,获得亲身体验,寓教于乐,让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更好结合。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进而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
那么,怎样将课堂教学与游戏有效的相结合呢?我认为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选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切身体会其中的乐趣。如低段的识字教学,可以让学生“逛逛超市”。我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标有汉字的商标、广告和自制的卡片带到课堂中来,学生分组去“柜台”逛,比比谁的收获多(能正确读出“超市”中的识字材料),这个游戏检测了学生的课外识字情况,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笔顺、笔画教学是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低年级学生直观的思维特征,恰当发挥趣味语言这一润滑剂的作用,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回”字时,部分学生总是喜欢先封口后再写里面的部分。课上,我按照同学们错误的笔顺把这些字写在黑板上,并风趣地说:“谁把衣服穿错顺序了?先穿了外衣,再套上里面的衣服?”指出了错误,学生也心领神会了。做游戏的方式还有很多种,如猜字谜,可让学生看动作猜,看口型猜,讲故事猜等。
三、手脑结合推动课堂氛围
动手操作是学生的直观学习,能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气氛不仅仅只靠讲和听的形式来产生。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比如,我会提前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喜欢的、感兴趣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做成剪报本,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充满情趣的行为。学生和文本对话中我指导他们动手圈画,教给圈画的符号,最主要让学生明白圈画是要干什么--是要品词析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日积月累,把语言文字的训练真正落到实处。四、创设悬念提升课堂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悬念激人好奇,催人思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制造悬念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激发兴趣,二是启动思维。老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性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如在课文导入时采用“抛砖引玉”的方法,导入可以以旧带新,以易带难,使教学具有新鲜感和启发性。在文本的阅读中可采用“故作悬念”的方法,让学生从产生疑问入手,然后提出疑问,再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己解决疑问,以问促学。我在听一节作文教学公开课时启发很大,这位老师在写人教学训练课之初,并没有直白的告诉学生写作的方法,而是等上课铃响后让一位平时很调皮的学生迅速出教室,学生都在疑惑老师究竟要干什么,老师这时候要求班里学生描述教室外那个学生的外貌,大家都根据平时的了解在说,描述一番后这位老师又让学生进教室,这时学生们都不约而同的仔细观察起调皮的学生来。这个“悬念”实在太巧妙,不用老师引导,学生自然而然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故错迷惑”,老师在学生常犯错误的关键之处,适时地引导学生去反思、回顾,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比如班上的学生对拼音的标调容易出错,我在教学时故意把字的拼音写错,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或把写了一半的拼音请学生接下去。学生在不断的回顾中牢固的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敢于思考,敢于批判的能力。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课堂氛围不适宜,呈现消极、沉闷的局面,学生的思维就会感到压抑,窒息智慧的火花,没有了学习的热情。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去发现和总结,希望积极向上、充满温情的课堂氛围能够潜移默化的滋润孩子们的心田,让我们的孩子快乐地邀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参考文献:
[1]《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年第7期 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2]《小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12期 关于“小学语文趣味教学”的思考
[3]《教育的根基 教师素质》第七章教育能力:教师素质的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