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2-07-08 22:18:26
刘玉珍正在给前来咨询问题的群众做详细解答 本报记者 鞠永伟 摄
宁阳讯(本报记者 鞠永伟)“嫂子”在东疏镇可谓人人皆知,从1994年开始从事民政方面工作,到现在已经干了二十多年,二十年里她和周围群众打成一片,为群众办理的实事不计其数。这位好“嫂子”便是民政室主任刘玉珍。走进刘玉珍的办公室,三四个档案柜让这个原本就不是很大的办公室显得空间很狭小,刘玉珍倒显得很自在,“能为老百姓办事那是无比光荣的事情,空间虽然小但照样能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刘玉珍微笑着说道。
群众的“好嫂子”百姓的知心大姐
来民政室松原治癫痫最好的专科医院咨询或者办理业务的百姓,都会热心的叫刘玉珍一声“嫂子”,刘玉珍笑着答应然后给群众提供咨询和办理业务的服务,有时比她年龄大上好几岁的村民也叫她嫂子。据了解,百姓叫的这声“嫂子”其实是从乡村演变过来的,“在农村嫂子是一种对年长者或者对信任的人的一种尊称,给百姓们办的事情多了,百姓们自然就会和你亲近,愿意和你交流。”刘玉珍解释道。办公室里的同事们也对刘玉珍那种和蔼近人的态度交口称赞,“一声嫂子听起来可能很简单,但是却包含了很多层的含义:感激、尊敬、信任。这其实是对刘主任工作最好的肯定。”一位姓杜的同事说道。
二十多年她给村民们办理的业务自己都数不过来,背后那一摞摞档案盒向人们诉说着二十年来刘玉珍所做的大量工作。这些档案包含着每个村里低保户低保落实的详细情况,对于自己的工作,刘玉珍二十多年来每天都做着详细记录,以做到心中有数。“每天办公室里都会来三癫痫病病因主要有哪些?四十个人,他们都说我是他们的知心大姐,有问题就想到来找我,为百姓办事,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刘玉珍笑着说道。刘玉珍的手机号是东疏镇百姓的民政热线,有时候已经下了班在回家的路上,刘玉珍如果接到群众的咨询电话便重新回到办公室,为百姓办好事情之后再回家给孩子做饭。
“嫂子”:本是细致活,不能嫌繁琐
刘玉珍在日常工作中坚持一个信念,那就是一次能给百姓办完的事情坚决不拖着办第二次。她经常和同事们一起下村庄走访入户,查询低保户的详细情况,看看有没有家庭困难的赶紧帮忙解决。一些行动不便的群众,年龄大的老人办理手续可能不方便来到民政室,刘玉珍直接服务到户,到办理手续的住户家里帮他们办手续,免去了他们来回奔波办手续的麻烦,“我腿脚不是很方便,有二级残疾证,今天过来就是想问问嫂子能不能享受低保,来到这里我就感觉找到家了,即使办不上低哈尔滨好的治疗癫痫的医院保,嫂子和我一说,我也觉得心里亮堂着呢”,西河村村民贺西传笑着说道。
“民政工作和老百姓打交道,相比较起来可能较为繁琐,但是绝对不能嫌麻烦”,刘玉珍坚定的对记者说道。刘玉珍所写的《为民服务日志》便是对这句话最好的印证,从2005年开始到现在,刘玉珍坚持十年不间断地对每天的民政工作进行记录。翻开《为民服务日志》,上面记录着刘玉珍为百姓们解决的大大小小的事情,“现在记录下来以后的后续工作就比较容易展开了,我这里都有资料,办起事来效率自然就提高很多”,刘玉珍指着《为民服务日志》里的资料说道。
有耐心、热心肠,平凡中折射不平凡
来办理业务的群众有的不知道自己办理业务的科室在哪里,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来找刘玉珍帮忙,刘玉珍总是先仔细询问想要办理业务的具体情况,然后亲自领着村民去相应的科室办理业务,热心的“嫂子”总西安治癫痫正规的医院在哪是会收到很多感激的话语,这也是她最为快乐的时刻。由于今年的低保政策改变,许多的低保家庭因为达不到现行的低保标准享受不到低保,她得知群众因为这件事情产生的疑惑较多后,刘玉珍就和同事们一起给来询问缘由的群众耐心的解释说明,一有时间她就到原来的低保户家里去走访,给他们解释清楚最新的低保政策。
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自己心中的承诺,二十年来从没有动摇过,她每天给群众服务,风风雨雨从未间断过,有时被群众误解其实自己也很委屈,可是听了老百姓的情况之后便很能理解他们了,这更坚定了刘玉珍为民服务的心。当被问起为何能坚持二十多载为民服务的心毫不动摇时,刘玉珍颇为感慨,“平凡的岗位自有它璀璨的一刻,在我心里那一刻便是给群众解决事情之后那一声真诚的谢谢,为百姓办了实事,解决了百姓的问题,我心里就有一种无法言喻的满足感。”刘玉珍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