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相片判读 >> 正文 >

论新会计准则下建筑工程会计核算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管理 - 管理财经 -

时间:2017-06-12 15:25:14来源:网络收集Tags:     ()

摘 要:《企业会计准则15—建造合同》对工程施工企业建造合同的履行、工程计量和财务相关信息的披露进行了规范,这就对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经营战略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新会计准则下建筑工程会计核算面临的实践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15—建造合同》;建筑工程企业;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6)25-0125-02

一、引言

《企业会计准则15—建造合同》对工程施工企业建造合同的履行、工程计量和财务相关信息的披露进行了规范,这就对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经营战略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这个角度说,工程建造合同的履行并不仅仅与财务部门有关,它要求施工企业不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从而具备较高的成本预测和控制能力。

二、新会计准则下建筑工程会计核算面临的实践问题

(一)在建工程会计核算较为复杂

一般在建工程都按项目签订施工合同,而该合同签订部门和会计部门分离,会计核算只能根据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的有关凭证进行,从而造成在建工程会计核算与实际施工的脱节。在建工程施工中,往往一项工程支出已经发生,但未能及时向会计核算人员提供相关的证明性文件,而此项工作在新会计准则下已经成为借款费用是否资本化的关键凭据。会计人员也只有在付款时,才能够根据实际付款确认在建工程项目的财务项目,这样不但在建工程会计核算不及时,而且导致借款费用资本化计算不准确。现实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中,不少企业是根据取得的发票金额确认相应的在建工程。但发票获取和工程进度时间上不能同步,特别是建设周期长的在建项目尤为明显,这就造成账面确认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往往与实际不符,其差额会形成账外资产和账外负债。而在投资性房地产开发中,由于在建工程包括了征地及补偿费、研究实验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等,对于这些费用,企业一般在工程决算以后才补进固定资产,往往将在建工程作为短期的过渡科目使用,这样就造成了会计核算人员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动态监控的难度加大,也无法及时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

(二)建筑工程财务信息与会计信息不符合

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主要是依靠单据和凭证等作为进行核算投资数额的信息来源。可是,一般来说建筑企业的会计部门与施工部门相分离,这会导致会计核算的账目与建筑施工实际收支出入较大,有的甚至严重脱节,最终造成不单只是会计部门核算困难,还会导致建筑工程成本增加,容易造成资金非正常流失现象的出现。与此同时,由于是通过会计核算单据来进行对建筑工程投资的核算,所以如果一旦中间出现发票凭证遗失或者损坏,就会导致最终核算金额与总投资不相符合,企业有可能会承担一定的债务风险。

(三)容易导致企业产生账外资产

账外资产的产生主要是会计部门的核算不充分,建筑施工合同的履行存在着施工周期长、工程复杂、施工点项目多等特点,这样就容易导致会计核算的不全面。此外,大多数企业对施工资金的使用监管力度低,也会导致形成账外资产。如果施工部门和会计部门合作不顺畅,各部门与财务之间没有形成一种紧密合作的状态,又会导致账目条理不清晰;而会计部门也只是对凭证进行统计而忽视了凭证的来源和是否符合规范,容易导致企业发生一定的账外资产风险。这种账外资产的形成,意味着企业将会承受一定的资产损失.

(四)计算完工百分比时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

《建造合同》准则第五章第18条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当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完工百分比法是根据合同完工进度确认收入与费用的方法。实际成本比例法是计算完工进度的方法之一,即按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完工百分比。在实际操作中,实际成本比例法是会计人员喜欢采用也较为简便的方法。但成本投入与完工程度经常不是一种严格的对应关系。以成本投入多少来反映完工程度往往会出现偏差。例如,有时增加成本不增加进度,如因质量事故增加的返工成本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会引起成本投入的变化,但它与完工程度的关系却不大。又如价值高、施工简单的部位,成本投入大,但其代表的完工程度不一定高。相反,价值不高却费工费时的部位,其代表的完工程度却不一定低。

三、新会计准则的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应对措施

(一)完善会计核算管理体制

建筑工程会计核算的改革应该先从建筑施工项目规范化和细节化着手。对于项目中的投资要有明确的细节依据,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就应该按照项目来核计,在每个项目中又分出多个小项目,让建筑工程具有条理化。在各项支出中都有着具体的收据,除此以外还要做到及时核算。建筑工程是一个周期长的工程,对于长周期的工程就应当及时核算,这样才会缩短核算与工程之间的资金差距。此外,必须重视建立复核制度,对工程预算、结算进行必要的复核,时刻掌握资金的动态。

(二)加强在建工程会计核算

加强在建工程的会计核算,一是明确在建工程的确认时间,缩小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二是对于工程建设中的有关设备投资、工程建设等其他支出,明确在建工程的确认原则和确认时点及相关的原始依据;三是加强会计单据的传递时效性,加强会计人员与工程施工人员的信息沟通,准确进行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划分,及时全面地进行在建工程会计核算。四是对于在建工程中发生的其他建设费用,工程财务部门必须根据有关的凭证,及时确认在建工程,在建设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需要全额确认有关的债权债务,并及时将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

(三)参照工程量清单来进行建造合同完工百分比确定

公开招标报价的工程项目中目前普遍采用工程量清单来进行建造合同完工百分比确定,这是比较合适的一种做法。由于工程量计算按照图纸计算,理论上考虑了所有可能,合同中实体实物量一般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在新会计准则要求下,利用工作量清单法进行完工百分比进度确认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工作量比例法和实际成本比例法。工程量清单报价格式可以采用多种格式,但实际在会计核算中运用较多的是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报价表、主要综合单价分析表。对于措施项目因不属于工程主体部分,主要为施工准备所需要,且工程项目措施费合同约定包干使用,无论工程量增减与否均不做调整,所以在确定完工形象进度百分比时忽略不计。

在进行完工百分比法的工作量法进行确认时,首先,要根据投标报价中计量支付清单核对最终中标价,并进行价格分析和分解,修正原报价中与实际中标价不符的错误项,并与中标价相符。其次,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按期进行计量,支付时要对所有计量支付表中实物量进行分析,计算出当月各分部分项工程当月实际完成数量占总数量的比重,并加权平均后得出总完工形象进度。该方法主要利用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表中的实物量。加权系数应根据分部分项工程难易程度分别确定系数,避免产出单位中与完工工时、成本的不配比的缺陷。实际工作中也可运用综合单价作为加权系数参考,因为工程的难易程度在综合单价中应能充分反映。对于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设计变更、工程数量变更可以进行追加造价分析,即同一合同总价变更后再分别确认完工形象进度。

在利用完工百分比法的实际成本比例法进行完工形象进度确认时,首先要按照清单中主要综合单价分析表中列示的清单项目进行预算分析和分解,在总中标价基础上减去税金、利润后得出预计总成本,最后按照合同成本归结的实际成本比例法进行完工形象进度计算。

参考文献:

[1] 钱祖东.施工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15号—建造合同”若干问题探析[J].会计师,2009,(11).

[2] 宋姝.新会计准则下的工程会计核算探析[J].北方经贸,2013,(8).

[3] 王晓静.新会计准则下有关于工程会计核算的研究与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4,(32).

(责任编辑:陈喜辉)

© http://zw.dqmvi.com  泥灰岩段网    版权所有